
2023年前三季度安徽省外贸情况
安徽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2023年10月20日下午2:30举行新闻发布会。合肥海关副关长姜开源出席发布会,介绍2023年前三季度安徽省外贸进出口情况,并答记者提问。
合肥海关副关长姜开源: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今年前三季度,合肥海关坚持将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关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根本遵循,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细化落实《海关优化营商环境16条》,助力全省进出口平稳增长、积极向好。
今年是海关关衔制度实行20周年,最近习近平总书记给红其拉甫海关全体关员回信,对海关系统更好履行职责使命提出了殷切期望,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海关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下一步,合肥海关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海关工作的重要指示和重要回信精神,加快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紧密结合安徽开放发展实际,履行好守国门、促发展职责,为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贡献海关力量!谢谢大家!
(以下为答记者问实录)
问: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能否请您解读一下今年前三季度安徽省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情况?合肥海关在推进“一带一路”贸易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谢谢您的提问。十年来,安徽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由2013年的753.3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094.7亿元,累计增长了1.8倍,今年也保持了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安徽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056.5亿元,同比增长20.6%,高出外贸整体增速14.5个百分点。
主要特点:一是进出口值呈波动上升走势。1月以292.1亿元开局,2月下降至262.7亿元,3月回暖,3—8月进出口值在330-380亿元区间波动,9月升至今年以来最高值,为383.9亿元。
二是机电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前三季度,安徽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机电产品1331.1亿元,增长60.3%,占同期安徽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总值的68.7%。其中,出口汽车416.3亿元,增长1.7倍;出口汽车零配件186.4亿元,增长97.1%;出口家用电器97亿元,增长39.2%;出口锂电池29.7亿元,增长4.5倍。
三是大宗商品进口需求旺盛。前三季度,安徽省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口铜矿砂及其精矿463.8亿元,增长22.8%,占同期安徽省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口总值的41.5%;进口机电产品229.6亿元,占20.5%。
合肥海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作为重点工作,狠抓落实推进:一是支持加大中欧班列运行密度和辐射面。支持班列加挂、集拼、内外贸货物混载混装,为具有全程提单的货物提供“一站式”服务;为江淮、安凯、奇瑞、马钢等多家省内重点制造企业开辟“定制班列”;畅通与阿拉山口等口岸转关渠道,首创“轮值驻点+随机派岗+机动支援”监管模式,实施进口班列“车边验放”监管方式,促进贸易便利化。前三季度,合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36列,同比增长20%。二是加快释放贸易协定优惠政策红利。利用大数据筛选贸易协定享惠不足企业,开展协定国产业结构及贸易政策等靶向对接;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原产地优惠政策宣讲,帮助企业利用累积规则、背对背证明等优惠政策“走出去”。前三季度,合肥海关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8.94万份,同比增长8.18%,累计为3065家外贸企业带来政策优惠,优惠货值达445.2亿元。
问:2021年2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上提出“智慧海关、智慧边境、智享联通”重要理念。请问,合肥海关在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为促进安徽外贸发展提供了哪些助力?
答:谢谢您的提问。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是海关系统今年和今后一个阶段重点抓的工作。智慧海关建设旨在通过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统筹推进海关业务运行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努力打造先进的、在国际上最具竞争力的海关监管体制机制。合肥海关深入践行“三智”理念,扎实推进智慧海关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紧扣主题教育,汇智聚力、集智攻关。智慧海关建设是海关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实践。今年以来,合肥海关按照海关总署要求,把智慧海关建设作为检验第一批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尺,组织干部职工围绕我省外贸主体对海关业务运行体系相关需求开展调研,召开调研座谈会82场,形成调研报告65篇,开展关级调查研究45项,汇总上报海关总署意见建议22条,汇聚起推进智慧海关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是聚焦智慧智能,提升监管服务效能。针对真空、防光、防尘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不宜在口岸开拆的特性,联合上海海关在全国先行先试“口岸外观查验+目的地综合处置”两段式协同监管,目前该模式已由海关总署推广至全国,我关正在此基础上,打造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智慧网备平台,将实现企业电子化申报备案,大幅压缩风险管控备案时间,促进高新技术货物通关便利。积极引入物联网技术,利用5G监控、无人机等软硬件对货物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对出口竹木草产品、供港活牛、进境粮食的“远程+嵌入式”监管,在有力维护国门安全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预。
三是紧贴产业诉求,重构业务流程畅通重点产业链。围绕“海关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全省10多个地市开展调研,收集企业诉求,对京东方等企业进口相关原材料采取“审单验证+合格保证”的查验新模式,大幅降低现场查验频次,每年可节省成本约2000万元。同时,向海关总署成功争取优化法定检验设备及料件检验监管试点,通过“合格保证+符合性验证”模式,提升进口高新技术产品通关效率。
下一步,合肥海关将深入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坚持把改革实践更多地向企业群众诉求聚焦,结合实际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努力在筑牢国门安全屏障、助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等方面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问: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请问,安徽民营企业前三季度外贸的整体情况如何,下一步合肥海关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谢谢您的提问。前三季度,安徽省民营企业进出口3047.9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51.1%,是我省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中坚力量。具体来看:
一是进出口积极向好。1月,安徽省民营企业进出口以293亿元开局,经过短暂下降后3月增长至348.3亿元,随后进入波动上升期,9月进出口值444.7亿元,增长34.2%,占当月进出口总值的58.1%,达到今年以来月度最大值。
二是“新三样”出口增长。前三季度,安徽省民营企业“新三样”出口207.9亿元,增长9.1%,占“新三样”出口总值的68.5%,高于民营企业出口总值占全省出口总量的比重。
三是新兴市场加速开拓。前三季度,欧盟、美国和东盟为安徽省民营企业前三大贸易伙伴,分别进出口468.7亿元、464.2亿元和388.8亿元,三者合计占同期安徽省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的43.4%。同期,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380.9亿元,增长12.5%;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817.4亿元,增长8.6%。
下一步,合肥海关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加大工作力度,提升工作质效,助力我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用心纾困解难。认真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题会议精神,细化落实海关总署优化营商环境16条措施,推动两级关长深入企业送政策、听意见、解难题,努力把优化营商环境与为企服务、助企纾困更好结合起来。二是用足用好政策。加强信用培育,推动我省更多民营企业获得海关AEO高级认证,帮助企业享受优先办理、减少监管频次、降低通关成本等28类便利化措施;便利企业出口退税办理,助力企业资金周转;落实海关总署2023年第127号公告要求,扩大主动披露政策适用范围,为企业提供容错纠错、守法便利通道。三是服务企业合理运用高标准经贸规则。认真落实省政府“抢抓RCEP机遇 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专题报告会议精神,梳理发布全省贸易额前100名商品的RCEP国别税率清单,深入开展政策解读;针对“新三样”、汽车、家电、中药等我省主要出口商品提供高质量技贸服务,助力企业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合理布局国际市场。
来源:合肥海关12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