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一季度安徽省外贸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
安徽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2024年4月17日上午9时30分举行新闻发布会。合肥海关副关长姜开源出席发布会,介绍2024年一季度安徽省外贸进出口情况,并答记者提问。
合肥海关副关长姜开源
合肥海关副关长姜开源: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今年第一季度,全省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迎难而进、真抓实干,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外贸发展质量稳步提升、进出口实现“开门红”。
下一步,合肥海关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认真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 海关总署合作备忘录》,以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为牵引,全力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贡献海关力量。谢谢大家!
(以下为答记者问实录)
问
请问一季度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外贸领域的表现如何?合肥海关在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谢谢您的提问。
一季度,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出口537.6亿元,增长9.5%;出口396.7亿元,增长10.7%,进口140.9亿元,增长6.2%。其中,锂电池出口31.7亿元,增长9.8%;电动载人汽车出口17.3亿元,增长70.3%;液晶显示板出口24亿元,增长46.4%。
合肥海关积极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因地制宜打好政策“组合拳”,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蓄力赋能。
一是落实落细税收优惠政策。调研省内战新产业税收优惠政策诉求,提供减免税、分期纳税等政策辅导,协助企业申报国家相关产业优惠名单。针对战新产业所需进口设备及零部件种类多、归类难等特点,主动提供归类预审核、预申报等便利,确保进口产品尽早投入项目建设。积极推广关税保证保险、自报自缴、汇总征税和电子支付等业务,指导企业按需选择,缓解资金压力。一季度,为全省2857批进口货物减免税款1.46亿元。
二是用足用好综保区等开放平台功能。针对战新产业对进口物料的高周转率需求,在综保区内设置集中查检中心,通过海关辅助系统实现预约查检、智能验放,查检时间压缩90%以上;宣传区内保税维修目录扩容最新政策,支持奇瑞变速箱保税维修业务落地,提升国产品牌售后服务竞争力;推广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查验模式至综保区内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企业,加快企业生产研发关键物料的通关速度,平均入库时间压缩3-5个工作日。一季度,安徽省综保区高新技术产品进口69.9亿元,同比增长19.5%。
三是充分释放AEO政策红利。AEO是“经认证的经营者”的英文缩写,是世界海关组织倡导的对信用状况、守法程度和安全水平较高的企业给予优惠便利的一项认证制度。合肥海关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一方面紧扣产业发展布局培育AEO企业,今年已选取2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重点培育,采取集中培育与“一对一”重点培育相结合的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指导、咨询和“模拟认证”12次;另一方面拉长AEO企业享惠清单,对AEO企业优先适用各类改革创新制度,优先办理AEO企业报关单9323份、属地查检669批次。一季度,安徽省AEO企业进出口高新技术产品116.7亿元,增长33.9%。
上周,省政府与海关总署在合肥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我关注到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在会谈中提到要加强智慧海关建设,实施“智关强国”行动,助力安徽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请问,近期合肥海关有哪些落实“智关强国”行动支持安徽外贸发展的特色举措?
谢谢您的提问。
“智关强国”行动是海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体系化安排。今年以来,合肥海关坚决贯彻海关总署关于实施“智关强国”行动部署,聚焦以智关之“智”服务强国之“强”,制定43项重点任务并扎实推进落实,为安徽省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建设“七个强省”奋斗目标贡献海关力量。这里,结合安徽省产业特点,就部分重点任务近期落实举措作一介绍。
在助推汽车产业加速“出海”方面,我们提升智慧监管服务水平,积极服务安徽省关于把汽车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决策部署,针对安徽省汽车产业整车出口、CKD/SKD组装、滚装船装运等不同出口需求,定制“一票一策”通关出运方案,创新推出“联动接卸”“保税维修”等一揽子举措,在“联动接卸”模式下,通关时间平均压缩50%,平均一台车可节省运费约150元。据合肥海关统计,一季度安徽省出口汽车17.4万辆,增长28.5%,出口量居全国第二。
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我们“政策+科技”双轮驱动,针对集成电路企业所需光刻胶等危险电子化学品属地查验率高,难以满足生产经营周转需要的问题,开展“无感智检”监管,通过AR+AI技术实时识别和智能对比,实现光刻胶等关键物料后台远程即时验放,平均缩短原料到厂周转时间5天。对企业进口质量长期稳定的高新技术设备试行“合格保证+符合性验证”检验监管模式,检验时间由3-5天缩短至5分钟,实现“分钟通关”。深入推进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查验模式改革,将原本在口岸查验的高新技术货物,调整至目的地企业的无尘车间执行检查,实现进口口岸即时放行,将原先3-4天的口岸监管作业时间压缩为零。
在助力我省名优特色农食产品扩大出口方面,我们推进产业培育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技术指导和风险监测,帮扶企业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和农产品溯源机制,建立境外疫病风险评估和技贸信息通报机制,提升产品质量控制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不断提高农食产业链整体韧性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加快农食产品通关效能,设立出口鲜活产品“绿色通道”,推出“零跑动”“掌上办”“预约办”等便捷措施,采取预约申报方式,有效缩短各类单证签发时间,最快实现两小时出证。一季度,安徽省出口农食产品29.9亿元,增长13%,大闸蟹、羽绒羽毛、蜂蜜出口数量居全国前列。
众所周知,国际物流体系的稳定畅通是外贸稳增长的重要保障。请问合肥海关在畅通安徽省国际物流大通道方面有哪些举措和成效?
谢谢您的提问。
合肥海关主动作为、积极创新,助力畅通我省“水、陆、空”国际物流大通道。
一是支持物流“枢纽”建设。全力支持合肥新桥机场打造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持续运用好“7×24”小时预约通关机制,保障进出口空运货物快速通关。一季度,合肥新桥机场进出港货机架次198架,同比增长16.5%。指导芜宣机场货运通道建设,积极协调促成该机场货运功能临时开放。全力支持合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落实顺势监管、精准监管和高效监管,在中欧班列新建监管场所设置电子化网格,解决以往集装箱散落在场站各个区域的“找箱难”问题,将企业接收放行和查验通知的时间由数小时缩短至数秒。一季度,合肥中欧班列开行306列,货值30.9亿元。
二是支持监管“平台”建设。助力安徽各口岸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指定监管场地分别增至24个、10个,同时进一步完善转关作业通道,为进出境粮食、肉类、水果等农产品提供支撑。研究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20条工作措施,支持合肥、芜湖、安庆、马鞍山等地港口建设,方便新能源汽车使用滚装、集装箱等运输方式出运。依托智慧海关建设,提升水运物流辅助系统智能化水平,加大“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物流监管信息化推广应用,推行“直装直提”作业模式,提升新能源汽车出口及相关零部件进口通关时效。
三是深化改革创新助力物流链“提速”。积极对接上海洋山、江苏太仓等口岸,落实“联动接卸”“离港确认”“直装直提”等改革举措水运口岸全覆盖。一季度,通过“离港确认”“直装直提”“联动接卸”三项改革通关放行的进出口货物货值分别达到3433万元、23.72亿元、2.3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42%、29.3%、121%。支持合肥中欧班列开展多式联运“一单制”应用,助力开行“合肥至老挝万象”首单“一单制”中欧班列,实现“一次委托、一份单证、一次结算、一箱到底”。积极推进“铁路快速通关”业务,实现海关与铁路数据连通,减少申报和物流环节,每列班列节省通关时间20小时,班列整体运行时间缩短1-2天。
来源:合肥海关12360